非凡十年,贵州余庆:看典型山区农业县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非凡十年,贵州余庆:看典型山区农业县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19阅读 2022-10-14 07:56 头条

十八大以来,中国茶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10年。六大茶类齐头并进,茶叶总产量、总产值、销售量和销售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茶产业发展离不开茶区、茶企、专家的匠心精琢,这十年,有成就也有曲折,它们是宝贵的经验!更是下一个十年的风向标!让我们用一段段精彩的奋斗史,共同见证中国茶产业的非凡十年!

在黔中腹地绿色山脉绵延的土地上,坐落着这个典型山区农业县——余庆县,立足无工业污染的绿色“宝藏”,余庆将“天然氧吧”应用到产业建设当中,茶产业成为余庆的“一县一业”。自十八大以来,余庆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了茶产业全链条培育、裂变式发展、泉涌式增长,2021年茶产量7100吨,产值达6.5亿元。

#贵州#余庆#余庆苦丁茶

余庆县是全国茶叶“百强县”,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县。余庆现有茶园面积21.3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7万亩;茶树品种主要以余庆苦丁茶和绿茶类为主,特色产品有“余庆苦丁茶”和 “余庆白茶”;

余庆全县辖八镇一乡一街道办71个村(居),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的乡镇7个,千亩以上的茶园种植村40个,已形成了以乌江流域为主的苦丁茶产业带、江北为主的绿茶产业带、飞龙湖为主的白茶产业带的发展格局。

全面稳步推进全县茶叶基地建设

为茶企、合作社发展铺路

截止2021年,余庆县茶园实有面积21.3万亩(其中:绿茶5.6万亩、苦丁茶11.5万亩、白茶4.2万亩)。近几年,余庆以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县茶叶基地建设,2019年完成新建茶园3.94万亩;2020年完成新建茶园5.1万亩;力争2025年茶叶种植面积达30万亩。

并且,2018年以来连续4年获全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评定的“全国茶叶百强县”。

茶园面积增长,茶叶基地的有序建设,为余庆县茶企、合作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与环境。截止目前,余庆县共有茶叶加工企业83家,专业合作社72家,规模型加工企业4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县级龙头企业19家。

余庆县茶叶年加工能力达2.5万余吨(精制加工1.5万吨,初加工1万吨);茶产量与产值也迎来稳步增长:2020年产量6637吨,产值5.78亿元;2021年产量7100吨,产值6.5亿元。

“余庆茶·干净茶”

余庆茶叶质量品质推动品牌蒸蒸日上

通过持续多年对茶叶质量安全和品质提升严格管控,“余庆茶·干净茶”的共识越唱越响,余庆茶叶“欧标”检测合格率达为94.8%!

余庆茶叶品牌建设也迎来蒸蒸日上。余庆现有“余庆苦丁茶”一个公用品牌;“飞龙湖白茶、仙竹、御之茗白茶、柏果山神仙茶、凤香苑、玉河、富源春、玉笏春、贵御春”等20余个企业商标品牌。

并且,“余庆苦丁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证明商标”,在2022年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余庆苦丁茶品牌价值为5.05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与“余庆苦丁茶”一道,“余庆白茶”在行业内竞争力快速增加,2021年在安吉中国白茶城设余庆白茶专区销售茶叶50吨销售额5000余万元。

据统计,近年来累计10余家企业在“中茶杯”、“中绿杯”及其它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茶事评比中,获金奖、银奖近30次(其中:余庆苦丁茶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飞龙湖”牌白茶荣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仙竹”、“雪竹”牌绿茶“中绿杯”全国评比特金奖)。

您的茶柜少一盒余庆茶!

国内外销售市场双向拓展

余庆县在质量、品质把控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健全茶叶质量追体系,使得“余庆茶·干净茶”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余庆白茶相比原产地安吉,品质更优,得到茶商认可,远销上海、浙江、江苏、山东、陕西等地;

余庆小叶苦丁茶以袋泡茶为主、芽茶为辅,市场遍及全国30余个省份,部分通过香港公司出口到东亚国家,2020年出口量约50吨;

余庆绿茶以中低档茶外销为主,市场集中在西北(西安为主)、浙江、东北(山东为主),部分茶叶与贵茶集团、浙茶集团、广东茶业进出口公司合作实现出口。

持续发挥“绿色宝库”优势

茶旅融合双向奔赴,迎接茶业发展新模式

在传统茶产业模式建设的同时,余庆县还以茶旅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活化消费市场。

余庆县先后打造了松烟二龙、花山隔山门、构皮滩柏果山、关兴狮山茶海等茶旅融合示范点,积极推动茶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以松烟二龙骑游乡村为特色的茶旅融合发展示范点,连续举办八届山地自行车赛,成为贵州唯一体育骑游公园,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骑游,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以上,引领茶区农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20年10月凤香苑公司二龙茶旅园区获得“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目前贵州茶产业方面唯一获得批准的示范园),2021年4月二龙茶山获“贵州十佳最美茶旅融合基地”。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政策指导是保障,坚持发展是基石

为持续推动茶产业发展,余庆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余庆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余庆苦丁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配套机制文件,始终坚持“六个不动摇”,全力打造“贵州干净茶品牌县”。

余庆全县茶产业从业人员6.38万人,其中种植从业人员6.27万人,茶叶加工从业人员0.11万人;2021年茶叶种植人均收入0.57万元,加工人均收入5.6万元;茶产业已经成为余庆县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和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绿水青山不断变成了“金山银山”。

余庆县茶产业发展经验

六个“坚持”分享

(一)坚持“干净黔茶”理念不动摇

十年来,余庆始终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以“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为己任,2015年提出“干净茶”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走“宁要草不要草铵膦”“宁减产不减标准”的绿色发展之路,打生态牌、走绿色路、育欧标园、制干净茶。

一是紧靠压实责任。制定了《关于抓好茶叶质量安全生产的通告》《关于进一步压实“余庆茶·干净茶”品质监管工作责任的通知》,进一步压实茶企(农)主体责任、镇村属地管理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行业协会自律责任,擦亮做响“余庆茶·干净茶”品牌;

二是强化茶叶质量安全检测。2017-2019年连续3年通过欧盟500余项标准检测,196个送检样合格率达97.83%;2020-2021年,抽取了茶企50个批次、100个样的进行检测,合格率100%;

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抽调成立以农业、市管、执法、卫健等部门人员组成茶叶质量安全巡回检查组,重点对茶园施用化学除草剂、禁用农药,包装废弃物乱丢和清洁化加工等问题开展走访宣传和执法巡逻检查,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二)坚持“提质增效”计划不动摇

一是升级改造现有低产、老化茶园,适度发展新建茶园;近五年以来,全县完成老旧茶叶提质改造8500余亩,新增茶园7万亩。

二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做好夏秋茶、大宗茶等,全县茶叶夏秋茶、大宗茶产量明显增加,2020年较2019年增加394吨,2021年较2019年增加473吨;研发出了余庆小叶苦丁“牙膏、饮料、洗衣液、沐浴露、洗发水、蛋卷、茶黄金“等系列产品推向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三)坚持“加工升级”战略不动摇

一是提升茶叶加工水平。积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实现传统加工向机械化加工的转型跨越,以杠杆效应撬动茶产业大发展。目前,已有泰和、积善、浪水湾、兴民、构皮滩5家苦丁茶加工企业,通过更新设备,开展苦丁茶鲜枝叶机械化清洁化加工,取代了传统家庭式作坊“蒸晒”加工方式,年加工苦丁片茶2000余吨。

二是强化技术培训服务。五年来,我县共开展茶叶加工培训七场次,培训茶叶加工技术人员260人次。余庆县绿羽茶业公司肖国辉通过培训和专研,已成为有名的加工技师,他加工的茶产口近三年来获得“中茶杯”“中绿杯”“亚太茗茶”“贵州斗茶”大赛金奖、银奖、铜奖共7次。

(四)坚持“一进二出”策略不动摇

一是积极举办和组织企业参加茶叶展销、评审等茶事活动,大力支持企业在大中城市开设专营店、连锁店、推动“余茶进城”;

二是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在天猫、京东、淘宝开设网络营销,推动“余茶出山”;开展线上和线下培训共6次100余人。通过省绿茶促进品牌会,组织了100余名茶企负责人、管理人员、销售人员,针对“贵州绿茶”加工、销售、冲泡技巧、茶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培训共10天。

三是充分利用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整体推进欧标茶园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强出口市场共建和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出口备案茶叶企业,推动“余茶出海”。组织茶企参加全国、全省茶叶斗茶大赛,在参加“中绿杯”大赛中,获特金奖2个,金奖1个,银奖4个。

(五)坚持“茶旅互促”路径不动摇

坚持以“茶山为体、山水为骨、文旅为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公园和休闲养生基地建设。自2008年以来投入资金1.3亿元,在松烟二龙茶区建成骑游广场5600平方米、茶庄1个2000平方米、旅游接待中心1个2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3个2000平方米,拉幕会场1个1200平方米,公厕2个,自行车专业赛道5公里、山地越野赛道10公里和环湖彩色沥青赛道6.17公里,观光木栈道5公里及20公里绿化美化等项目,每年旅游踪合收入1.2亿元,带动了敖溪、龙家、关兴“江北四镇”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的发展;2020年二龙茶山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年荣获“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2021年被评选为贵州茶产业十佳茶旅融合基地。

(六)坚持“脱贫攻坚”思路不动摇

一是不断完善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利益链接机制,采取“产业+脱贫户”模式,引导农民将土地入股或流转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专业合作社,通过分红或收取土地租金的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比如关兴镇投入扶贫资金300万元新建茶叶加工厂,每年拿出15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

二是将重点项目往贫困村倾斜,使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不断提升,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增加务工收入;最后加大培训力度,使茶园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增加茶园经济效益,促进茶农、以及贫困户增收。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安徽宿松:点叶成“金” ,茶香溢满致富路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